【观后感】小看观众惊悚接受度?《Fantasy Island》在挑战观影耐性!
Published by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成真,也是每个人最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所以实现愿望的故事,从古至今都有,比如创作于18世纪,如今已脍炙人口的《阿拉丁神灯》,以至现代著名日本漫画《七龙珠》里,都是以这个题材为故事蓝本。
今年2月上映的电影《Fantasy Island》,改编自1978年播映的同名电视剧,讲述的是一个具备神奇力量的小岛,能够让来到岛上之人美梦(或者幻想)成真。
五名男女是某项比赛的获胜者,得以踏足这神秘的小岛,实现愿望。他们入住豪华度假村胜地,在岛主Mr Roarke的带领下,一一走进各自的幻想布局中。
但事态的发展并不如他们所想,美梦一声不响就转变成了梦魇。他们唯一还能做的,就是侦破小岛的秘密,想办法逃出生天。
五人的愿望差别很大,像Melanie是希望能对学生时代一直霸凌她的同学报以一箭之仇;女商人Gwen是希望有机会重新接受男友当年的求婚;前警员Patrick是想一尝入伍从军的滋味;而两兄弟JD和Brax则是单纯地想要拥有一切。
通过这五人的幻想际遇,影片带出的意识也很广,基本上友情、爱情、亲情(父子情和兄弟情)都讲到了。“愿望成真但不一定美好,更可能是毁灭”这样的警世宣言,也在剧情的推展中一再确认。作为一部惊悚片,有点深度和内涵当然好,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就提高影片素质的可能性。
可是上述原本应该是优点的一切,在影片中却出奇地凌乱不堪,一面莫名所以地呈现着,一面挑战着观众的耐性。
五个人各自修行,实现愿望,之后交错穿插,相互影响,理应推展出更有趣味的情节,但事实却是越来越无聊,越看越沉闷。
这五人表面上是随机来到岛上,实则他们都因为过去的一件往事,在某种程度上交集过,这种“啊!原来如此!”的编排,当然不算新鲜,但处理得好还是可以成为点睛之笔,可惜本片只是更上一层楼地让这点睛之笔成为毫无感染力的轻描淡笔,甚至结局揭开的秘密,也只是平淡交差,实在失败。
惊悚片当然要够惊悚,就算剧情撑不起,起码总要达到合理的惊悚效果对吧?但导演和编剧下手轻如鹅毛,枪战画面如在玩家家酒;连最该有惊悚恐怖感的Melanie的复仇部分,那什么“折磨医生”的烂伎俩也根本搔不到痒处。最终全片都靠廉价的jump scare来凑合着惊吓,拜托,导演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小看观众啊,真当我们没见过世面哦?
本片预算虽然只有700百万美元,但拍出来的感觉也太cheap了,像是电视电影或网路电影的规格,毫无电影质感。制作公司是擅长小品惊悚/恐怖片的Blumhouse,过去知名作品包括《Paranormal Activity》系列、《Insidious》系列、《The Purge》系列、《Happy Death Day》系列等等,还有荣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Get Out》。
或许赚够了信心,这次还特别在片名打上了公司名号:《Blumhouse’s Fantasy Island》,可惜却是与差不多同期推出的《Black Christmas》和《The Hunt》一样是砸招牌之作。(还好《The Invisible Man》有稍微扳回一城)
四字箴言:可以不看
《Fantasy Island》预告片:
【观后感】杀戮理由太牵强?《The Hunt》虎头蛇尾很严重?
【观后感】看不见的恐惧才可怕?《The Invisible Man》成功叫你提心吊胆!
更多电影观后感请点这里。黄金三甲Facebook专页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