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场数据:印度人才全面碾压过华人?!

Published by
谈谈INVEST - 创业新媒体

印度裔在硅谷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力量,曾经硅谷是 IC 并重,Indian+Chinese,现在 Indian 越来越大了,而且是从做技术到做管理的全面铺开。

尤其针对欧美的软件外包业,印度裔高管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多的亚洲公司,从给美国做外包,转为给印度做转手二包。大家普遍认为,印度裔在英语方面的先天优势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同样英语化程度很高的菲律宾,输出最多的却多是菲佣。经常听到有人感叹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都被印度人“占领”了,具体到什么程度了呢? 

究竟印度人在全球IT业高歌猛进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早前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在硅谷的 1/3 工程师是印度裔,硅谷高科技公司里 7% 的 CEO 是印度人;印度人创建的工程和科技公司比英国人、华人和日本人所创建的总和还多。

然而今天三大硅谷 IT 公司:苹果、谷歌、微软,后两个的 CEO 都是印度裔。除了谷歌与微软,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百事可乐、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这些知名国际巨头的 CEO 都已经被印度人拿下。

在整体商业领域:

全美 500 强企业中,外籍 CEO 有 75 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印度裔(籍)10 位。英国裔(籍)9 位。另有来自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等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人士。中国香港华裔(籍)和中国台湾华裔(籍)分别有 1 位,中国大陆华裔(籍)0 人。

从 1999-2012 年,虽然印度雇员只占硅谷整体雇员人数的 6%,但印度人在硅谷创建的公司占全硅谷的比例从 7% 飙升到了 15.5%!

而不同于华人硅谷高管往往本科甚至更早前就来到美国的情况,印度裔的硅谷高管几乎全部是本科甚至念完研究生才来的美国。

最著名的要算是印度理工学院(IIT)了。据说是世界上第一难考大学:

用最夸张的算法,IIT 是每个学生每年 30 万卢比。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印度理工”式教育

从古普塔的垃圾玩具到普拉卡什的折纸显微镜,让人看到那种深入核心的“穷折腾”精神,这样的实践行为正在为印度更强大的科技人才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印度式智慧:寻找替代方案

印度人将"寻找替代方案”的这种思维能力叫“Jugaad”。

当标准答案不可行的时候,Jugaad就出现了。

虽然你不能百分百的解决问题,但不能放着问题不去管它,能解决20%就解决20%。

如果家里的花洒坏了,那就用铁桶戳几个洞,挂在水管上,就替代了花洒。

美国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在局促的环境中调动丰富的智慧,算是对这一教育理论的印证。

不过,印度人对Jugaad爱恨交织,“寻找替代方案”的副作用有时意味着牺牲规则。

印度式反思:自我组织的学习

1990年起,苏卡塔教授决定向印度的贫困村庄送电脑,卡拉卡提村是第一站,“云中学校”就此诞生。

这里很穷,很多孩子连鞋袜都没有,电脑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东西。

苏卡塔教授说,如果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未来他们会严重落后。可缺老师,少课程,光有电脑管用吗?

苏卡塔教授说:令人吃惊的是,孩子们开始了自我学习。

首先他们会自己发现搜索网站,他们可能会输入问题,可是看不懂英文,所以他们得学习怎么读英文。不是单独学,而是在一个小组里学。

在“云中学校”,学生学会了读英文,学会了使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他们的未来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云中学校”采用的教学方法叫SOLE,Self-organised Learning Environment,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

SOLE学习方法有两个重点,第一是“自我”,第二是“环境”。

“自我”现在越来越普及,就是基于项目制的学习,强调自主探究;而“环境”往往却被忽略。学习并不是单打独斗,一个人就算再牛,能力也有局限。

如何营造一个学习好环境,利用环境优势学到最多最好,从同伴中学习。这是印度的SOLE教育更有启发的部分。

0
0
0
0
0

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