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
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
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
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介之推也不邀功,带着母亲悄悄隐居去了。很多人为介之推打抱不平,晋文公醒悟,
亲自去请介之推,然而介之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找人谈何容易,
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
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而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
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