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心教授:感染Delta变种毒株,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含量达千倍!

Published by
worldwidemaddennewsnet
(2021年8月新加坡6日讯)新加坡数据显示,感染Delta变种毒株的确诊者,不论是否已接种疫苗,呼吸道分泌物都含有大量的病毒,比最初发现的野生型冠病毒株高出千倍。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8月5日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如此表示。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透露,这与国外通报的数据一致。梁玉心指出,在没有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等防疫限制下,病毒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简称R0)估计为5,即每名确诊者可传染五人。

她解释,不论是哪种毒株,病毒的传播途径基本相似,但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量可扩大所有途径的传播,包括气溶胶(aerosol)传播、人与人的接触传播,以及和环境的接触传播等。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早前以两种情况进行建模。Alpha毒株R0值为2.5,即可一传染2.5人;Delta毒株的R0值则是5。而新加坡的 病毒基本传染数(简称R0)估计为5,意味着每名确诊者可传染五个人,与美国CDC的研究相符。

梁玉心教授表示,依据新加坡的病毒建模显示,要减少Delta毒株传播,民众继续戴口罩是必要的。而这也是新加坡一直在做的,要应对Delta毒株就必须持续下去。

梁玉心也说目前没有足够数据来总结已接种疫苗的人的传播力。

“我们看到打过疫苗的人也感染病毒,他们的家属也被感染,因此还是有二代传播的能力。所以无论是否打了疫苗,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戒,也要继续遵守安全防疫措施。”

广泛接种与严格社交措施可减少变种病毒传播

梁玉心说,感染传染数受几个因素影响,不单是毒株本身的传播力,还包括集体的免疫力、 社区的防范措施。 

为此,新加坡传染病中心从上周起开始收紧出院标准,过去病患若在发病21天后身体情况良好便能出院,而今已加设多一层把关。

梁玉心说:“我们加强预防措施,不再只是依靠时间点,而是会再进行一轮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确保他们的循环阈值达到30,无法培育出活病毒 后才能出院。”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6月发表的预印本(pre-print)研究显示,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感染“须关切变种”毒株的838名确诊者中,感染Delta毒株者检测的循环阈值明显较低,这意味着病毒载量较高,病毒脱落的时间也更长,有可能导致传播力更强。比起野生型毒株,感染Delta毒株的未接种疫苗者患上重症和需输氧的比例更高。国家传染病中心极力呼吁染疫风险高的群体尽快接种疫苗。 

美国CDC也指出,比起未接种者,已接种者的染疫概率降低三倍,患上重症的概率则降低10倍。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一份内部简报,Delta毒株的R0值可达8至9,与麻疹和水痘的传播率相近,是目前“最容易传播的病毒之一”。 

0
0
5
0
2

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