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什么,讨厌吃什么?原来这是你肚里的“TA”做决定!

Published by
TTN 谈谈网

是不是对于自己的“食欲”觉得很神奇?从小被冠上挑食的标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到底是真正导致挑食的是什么?

实际上当天想要吃什么,做决定的不是大脑,也不是自己,而可能是肠胃中的微生物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决定你吃什么大餐的不是你自己,而是那些微小的生命体。

根据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老鼠实验显示,动物的肠道中微生物会决定其饮食上的选择。微生物会产生一些物质,让动物对于特定食物产生渴望。

(图片来源:网络)

针对30只老鼠进行实验

该大学生物系副教授Kevin Kohl表示,人类会出现食欲冲动,比如想吃沙拉,想吃肉,根据研究显示,很可能是肠胃中的微生物所决定。

实际上科学家数十年来就已经在猜测肠道微生物是否会影响我们的饮食偏好,但这种想法之前从来没有在比果蝇更大的生物上进行实验。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Kevin和同事Brian Travelline针对30只体内缺少肠道微生物的老鼠注射了3种饮食结构不同的野生老鼠肠道微生物混合物。

(图片来源:网络)

注入不同微生物产生不同饮食偏好

结果发现每组老鼠都会选择富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实验也显示注射了肠道微生物,改变了它们的饮食偏好,研究结论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上。

人类肠道和大脑其实一直不断在“交流”,某些分子充当“媒介”,肠道消化副产物能够提示人类已经“吃够了”或是需要某种营养物质,微生物也能够产生一些“媒介分子”,取代原有的肠道和大脑的“通讯路线”,改变信息含义,让自己受惠。

比如吃了火鸡大餐的人类,会有一种信使分子“色氨酸”(Tryptophan)产生,那是一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火鸡中普遍存在,也是由肠道微生物产生,这种氨基酸进入大脑会被转化成血清素,那是一种对于产后满足感很重要的信号,最后会转化为褪黑素,并让人感到困倦。

(图片来源:网络)

每天影响生物进食的行为

老鼠实验中,研究员们证实,不同肠道微生物群让老鼠体内血液色氨酸浓度有所不同,能够让它们选择不同类型的食物,血液中色氨酸浓度越高,微生物就越多。

色氨酸仅是复杂化学通讯网络的其中一条线索,可能还有几十种信号每天影响着生物进食的行为,而色氨酸是其中一种合理的解释,微生物确实能影响我们的饮食选择。而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来证实这一点。

但由于难以在人体进行验证,目前研究员没有办法将微生物在决定饮食的重要性上与其他因素进行比较。

(图片来源:网络)

微生物可能仅是其中一种因素

“决定人类饮食选择的因素很多,前一天所吃的食物可能比肠道的微生物更重要,在实验中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些因素,但肠道微生物确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这也可能仅仅是微生物在我们不知道情况下改变我们行为的其中一种,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

微生物能够控制人类的行为包括食欲,是否联想到了各种丧尸电影?

关于科学家的这项发现,你又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分享。

文章资料来源:新浪

*部分照片取自网络,内容皆由MOPress平台的MOPress投稿员撰写,若想参考请附加此文的链接。照片或文章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告知,谈谈网必定删除,谢谢!若你也喜欢写作,那就马上加入MOPress

15
16
0
11
0

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