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意识的醒觉,以及健身的潮流,再加上各国纷纷开始征收”含糖税“,使得越来越多的饮料、食品都是以标注着“无糖”来做食品广告。这些标注着“无糖”的食品和饮料,利用的是各种甜味素来制造甜味。甜味素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来源分成天然或者人工合成;也可以按照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素和非营养性甜味素;或者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素。这些甜味素包括常见的阿斯巴甜(Aspartame)、 三氯蔗糖(Sucralose) 、乙酰磺胺酸钾(Acesulfam K) 等等。 

甜味素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它能够提供一般糖分数百倍的甜度,但却相对的低热量甚至无热量,而且在成本上更加低廉。比如最常见的阿斯巴甜,1克的阿斯巴甜和普通糖同样有着4卡的热量,但阿斯巴甜却能产生200倍的甜味。换句话说,要产生1公斤普通糖的甜味,只需要5克的阿斯巴甜,成本只需要约RM0.75!另一个受欢迎的原因是与血糖有关,一直以来甜味素都被认为不会升高血糖水平,因此常常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代糖使用。

 即使阿斯巴甜被美国FDA誉为”被研究最透彻的甜味剂“,至今却依然存在不少争议。尽管至今仍没有直接证据显示阿斯巴甜对人体有害,但却有不少的研究报告都表示不能忽略阿斯巴甜的毒性。比如阿斯巴甜可能会对线粒体产生危害,进而促使细胞的凋亡,以及可能造成睡眠不足、癫痫发作、抑郁和头痛等副作用。

《自然》(Nature)杂志曾经刊登过的一份报告引起热烈讨论。这份报告里指出,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使用人们最常使用的三种代糖( 阿斯巴甜、糖精(Saccharin)、三氯蔗糖 )进行研究后发现,甜味素会影响肠道微生物,造成葡萄糖耐受不良,此外甜味素也与代谢性疾病有关。

在2018年EASD(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的年会上,出现了一份令人震惊的研究报告。这份来自澳洲的研究,颠覆了人们对于甜味素不会升高血糖水平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找来了一批体重和代谢都正常的健康人群,他们在服用合成甜味素之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上升24%!这是因为甜味素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组,从而损害葡萄糖的摄取和控制,这表示甜味素会对降糖药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上一份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分析了37项关于人造甜味剂的研究,以查看它们是否成功地减轻了体重。 在这项研究总发现甜味素并没有帮助人们减肥,取而代之的是患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包括体重增加、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研究人员推测,甜味素会干扰人的微生物组,使得导致人们更加渴望甜食,并且甜味素会干扰人体代谢糖的机制。

2011年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纽甜(Neotame)以及塔格糖(Tagatose)等合成代糖在目前的消费水平下是安全的,但与此相对的却点出了被誉为“天然代糖”的甜叶菊(Stevia)可能存在的危害,包括高剂量摄取会减少精子产生而导致不育, 甜菊醇可能转化为诱变化合物而引起细胞DNA突变造成癌症。

在1990年代,美国FDA拒绝将甜叶菊用作食品添加剂,直到1995年,FDA才允许将甜叶菊用作膳食补充剂,但必须对使用方法进行标注。与此同时,加拿大和欧洲共同体的一个科学小组也不同意将甜叶菊成分运用在食品当中。

DW也在日前报道甜味素的问题,报道内也将讲述了德国糖尿病研究者彼得斯(Achim Peters)发现甜味素会欺骗大脑造成过量进食,以及法国研究表明甜味素造成的上瘾比糖更严重,甚至超过可卡因。鉴于甜味素存在的争议以及可能造成的问题,欧盟食品安全署(EFSA)日前表示,所有在2009年前进入欧洲市场的甜味素都必须重新审核,针对甜味素的浓度和食用方式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做出评估和判断。这个甜味审核结果,预计将在2020年底公布。

0
0
0
0
0

Copy Link: